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是中国科学院举办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动2022-5-22

早上不到9点,成都市青少年宫锦城公园校区就热闹起来。不少市民,是为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而来。

中国科学院公众科学日是中国科学院举办的大型公益性科普活动。自2004年起,每年5月,中国科学院各个科研院所都会如约面向社会公众开放,组织各类科普活动提升全民科普意识。

今天,中科院成都分院及系统单位携手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,与市民相约成都市青少年宫锦城公园校区,一起体验一场科学的奇幻之旅。

▲体验现场

寓教于乐

伪蝮蛇、小青蛇来“营业”了

“别怕,它很温顺,你试着摸一下?”

在一块宽敞的运动场上,生物所、山地所、光电所等中科院成都分院系统内七个科研单位,联合为市民准备了一场丰富且有趣的科学游园会。人气最旺的,莫过于生物所的两爬动物活体展示区了。

展示区内,从早上9点就开始“营业”的,是2条玉米蛇、1条颈棱蛇及1条小青蛇。

现场两位科研人员各将1条玉米蛇和1条颈棱蛇盘在手上,越来越多的市民围了过来。有小朋友大着胆子上前,摸了一下蛇身,又躲在家长身后,好奇地盯着科研人员手中的蛇。

▲体验现场

这时,科研人员顺势做起了科普:“不要怕,这是一条颈棱蛇,别看它长得很像蝮蛇,它并没有毒。它也是很擅长伪装的蛇类,我们通常喜欢叫它‘伪蝮蛇’:当遇到天敌或危险时,它会将自己脖子鼓起来,头部缩扁呈三角形,就像有毒的眼镜王蛇一样。这种蛇类在我国分布范围很广,在野外,它不会主动攻击人类。如果碰到了它,不要慌张,它会比你先跑,躲得远远的。”

这位科研人员告诉红星新闻记者,之所以将活体带到现场,是为了向市民更直观地科普蛇类,了解它们,保护它们。

“对于大多数人来说,蛇就像刻在人类基因里的恐惧物种,但蛇并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恐怖。如果在野外遇到无毒蛇,不用驱赶,它自己就会跑。如若碰到毒蛇,就尽量避开,不要去挑衅,它也不会主动攻击人类。”他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