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川两弹城博物馆、航天科技馆落成开放落成仪式举行2025/2/3

周末,绵阳梓潼两弹城内的四川两弹城博物馆游客如织。这个全新打造的红色主题博物馆,通过多元展陈方法,再现中国“两弹”研制的光辉历程,自6月24日对外开放以来,迎来不少中小学生团队游客以及成都、兰州等多地高校大学生社会实践团。

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《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、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》提出,推动理想信念教育常态化制度化。创新爱国主义教育和各类群众性主题活动组织机制,推动全社会崇尚英雄、缅怀先烈、争做先锋。

四川是一方红色热土,全省现已查明的红色旅游资源点有3200余个,分布在全省所有市州,革命遗存和附着的精神财富种类齐全。依托丰厚红色资源,四川持续推进红色旅游助推铸魂育人,赓续红色血脉,增强文化自信。

持续建强红色文化传承阵地

四川两弹城博物馆“大国功勋”浮雕(郭超英 摄)

“第四排从左往右起分别为郭永怀、钱学森、黄纬禄……他们都是‘两弹一星功勋奖章’获得者,为祖国的国防科技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,有8位都曾在梓潼工作过。”8月23日,成都游客马林岳带着儿子走进四川两弹城博物馆,驻足在“大国功勋”浮雕前,讲解员的讲述将父子二人的思绪带到那段峥嵘岁月。

“趁暑假带小孩到现场聆听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不畏艰险、铸就‘两弹一星’的伟业故事,很有教育意义。”马林岳说。

位于绵阳市梓潼县长卿山南麓的“两弹城”是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院部旧址,也是承载“两弹一星”精神的物质象征。这里完整保存着大礼堂、院部办公楼、档案馆、模型厅、院士旧居等历史建筑,老式红砖墙建筑掩映在深山绿荫之间,梧桐叶随风簌簌,仿佛在诉说着当年上万名科学家们在这里“干惊天动地事,做隐姓埋名人”的辉煌历史。

作为“两弹一星”精神的重要承载地,多年来两弹城景区迎接来自全国各地游客追忆光辉岁月。为进一步建强阵地、丰富业态,讲好红色经典故事。两弹城景区旁,今年6月,四川两弹城博物馆和航天科技馆正式建成对外开放,与两弹城景区串联成片,为爱国主义教育和各类群众性主题活动提供了更多载体。

步入四川两弹城博物馆,造型逼真的模型、研发过程沉浸式的剧场演绎、翔实的文史资料等让人目不暇接,“惊世伟业 护国核盾——中国核武器研制历程展”和“撼世核力量——核能科普展”中珍贵的文物和生动的史料引领观众穿越时空,沉浸式回望历史。2024年也是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60周年,博物馆中,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捐赠的中国第一颗原子弹和中国第一颗氢弹的1:1模型等实物,成为生动的教材,让游客家国之情油然而生。

而航天科技馆则集纳多种沉浸式互动技术,让游客在这里开启“探秘太空”之旅。从古人追星望月,到如今探索浩瀚宇宙成为现实,中国航天事业创造的一个个奇迹让人感受强国梦想。

景区工作人员介绍,随着两馆的建成开放,今年暑期接待游客同比大幅增长,从6月24日至8月25日,两弹城景区(含两馆)接待游客量达到7.3万人次。

打造一批“纪念馆里的思政课”